(2019/03/10發表於個人臉書)
最近突然發現,學術界和美國職棒在很多方面是驚人的相似,比方說制度和人員的特質。此外,選擇學術為職業的人跟選擇棒球為職業的人,一路上會遇到的困難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寫篇文章記錄一下我的觀察。
先來講美國職棒。
美國職棒最高的層級是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之下依序是3A,2A,高階1A和1A。除了職業棒球以外,還有大學棒球,高中棒球,社區棒球等等。MLB球員待遇最好,社區棒球基本上有興趣就可以打,所以MLB球員人數最少,社區棒球人數遠多於MLB球員。如果把美國棒球人口想成一個金字塔,塔頂是MLB,塔底是社區棒球,每一層的人數向上遞減。這個金字塔比喻也可以想像得出來要登上大聯盟是很困難的,因為只有每一層的佼佼者才可能往上爬。舉例來說,假如一個高中生投手表現很好,在比賽大殺四方,有大學看中他的才能邀請他打大學棒球。在大學棒球的層級,他那時要面對的球員都是高中棒球的狠角色,他的表現可能就不會像高中時那麼出色,也很有可能根本進不去美國職棒。即使進入了職棒如1A或2A,也必須一路過關斬將才能登上大聯盟。事實上,很多職棒球員終其一生都到不了塔頂的大聯盟。
在美國職棒,每一階層都有很多球探。1A和高階1A的球探可能是去高中物色有潛力的棒球員,大聯盟的球探是去仔細評價每個3A的球員,看看誰有能力可以登上大聯盟。球探會從很多不同角度度去評價一位球員,以投手為例,球探會看這位投手的球速多快,控球好不好,目前有什麼缺點,之後要怎麼繼續培養這位投手。除了球技以外,心裡素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比方說怎麼面對場上和媒體的壓力。
想成為大聯盟球員不一定要走美國的職棒制度,只要有卓越的棒球能力,還是可以直接進大聯盟。通常來說,這種類型的球員會在其他國家的職棒或是國際賽上展現出能力,因為好表現得到大聯盟球隊的注意,所以直接跟大聯盟簽約,跳過前面的2A,3A等過程,比方說鈴木一朗,松坂大輔,大谷翔平等原日職選手。大聯盟球員轉隊更是常常發生,只要表現夠好,所有球隊都想搶,像是今年明星野手Manny Machado和Bryce Harper都跟新球隊簽了大約,離開原球隊。
講完美國職棒,那學術界和美國職棒的相似之處在哪呢?
學術界跟美國職棒一樣都是金字塔結構,上層的人少,下層的人多,想往上爬必須通過層層關卡。學術界的大聯盟,我想是在大學或研究單位拿到終身職(tenure)吧。有些人在世界一流大學或研究單位(ex: Harvard,MIT),這些人可以想成是頂級球星。有些人在不是頂尖但是也不錯的單位(ex: 台大),我覺得也可以算是大聯盟球員。學術界也像大聯盟一樣,重視的是一個人的能力,有能力的人大家搶著要,所以研究人員跳槽去別的單位或學校也不少見。
學術界的3A,或者說有資格上學術界大聯盟的人,組成就比較多元了。有剛畢業的博士生,博士後,多年經驗的科學家,甚至業界人士都有可能。再下一階,就是博士生了,如果還要細分的話可以分博士候選人或剛開始唸博士班的人。再往下的碩士生, 大學生我覺得就不屬於職業學術界,他們的分類比較像社區棒球或大學棒球,有點興趣但還沒決定要不要踏入職業學術界。
學術界跟職棒界一樣,想往上爬的話需要展現足夠的能力。比方說想從博士候選人的那一層上到博士學位的那一層,必須得完成博士論文,通過口試才行。博士後想當上教授,研究上也要有一定的成就,paper的質量和數量要足以說服學校願意錄取你。也因為學術界的金字塔結構和這些層層關卡,選擇離開學術界的人也不少,有些人在博士班的階段就離開,有些人在博士後離開,有些人在取得教職以後發現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離開,理由各不相同。
學術界的制度除了跟美國職棒界很相似,我覺得連人員的特質都有些相似。很多傑出運動員共通的特質是他們的自我要求很高,比方說一定會完成規定的訓練菜單甚至追加,也很注意自己的飲食控制。很多傑出的學術人員,對自我要求也很高。在學術界生存需要寫很多papers,很多proposals,很多老師都有規律寫作的習慣,他們也跟學生說這個習慣很重要。規律寫作對於學術研究員的重要性,可能就相當於規律訓練對於職業運動員的重要性,過程很辛苦,但要持之以恆,才有可能成為傑出的研究員/運動員。
會選擇踏入職棒的人,一定有些天份,對棒球也有興趣。但開始職棒生涯之後,通常會遇到比自己更有天份的人,或是發生意料之外的事(ex:受傷),而選擇離開職棒球員這條路。學術界也是,會選擇唸博士的人,也是對這個領域有些天份有些興趣,但也是會遇到比自己更有天份的人。天份不只是聰明才智,有些人可以一天工作10幾小時,持續好幾週好幾個月,那也是種天份。職棒球員在職棒的路上受到挫折而離開,或是發現自己不想當個職棒球員而離開,是個很正常的事,一點都不丟臉。同理,學術界也是,在博士班求學階段,在尋找教職階段,受到挫敗而離開或是發現不想以學術工作為職業而離開,也是很正常的事,一點都不丟臉。對那些受到挫敗而離開的人,不是他們不努力,也不是他們沒有天份,只是旁邊的人更有天份,更加努力而已。即使不做學術研究,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幫助學術發展,比方說發展資料分析工具或是向親朋好友講科學知識,做完全跟學術無關的事也很好。
最後做個總結。如果覺得成為職業運動員很辛苦,那麼在學術界生存也是很辛苦,因為學術界很多方面和職業運動界很像,學術研究人員其實就是個職業運動員。
先來講美國職棒。
美國職棒最高的層級是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之下依序是3A,2A,高階1A和1A。除了職業棒球以外,還有大學棒球,高中棒球,社區棒球等等。MLB球員待遇最好,社區棒球基本上有興趣就可以打,所以MLB球員人數最少,社區棒球人數遠多於MLB球員。如果把美國棒球人口想成一個金字塔,塔頂是MLB,塔底是社區棒球,每一層的人數向上遞減。這個金字塔比喻也可以想像得出來要登上大聯盟是很困難的,因為只有每一層的佼佼者才可能往上爬。舉例來說,假如一個高中生投手表現很好,在比賽大殺四方,有大學看中他的才能邀請他打大學棒球。在大學棒球的層級,他那時要面對的球員都是高中棒球的狠角色,他的表現可能就不會像高中時那麼出色,也很有可能根本進不去美國職棒。即使進入了職棒如1A或2A,也必須一路過關斬將才能登上大聯盟。事實上,很多職棒球員終其一生都到不了塔頂的大聯盟。
在美國職棒,每一階層都有很多球探。1A和高階1A的球探可能是去高中物色有潛力的棒球員,大聯盟的球探是去仔細評價每個3A的球員,看看誰有能力可以登上大聯盟。球探會從很多不同角度度去評價一位球員,以投手為例,球探會看這位投手的球速多快,控球好不好,目前有什麼缺點,之後要怎麼繼續培養這位投手。除了球技以外,心裡素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比方說怎麼面對場上和媒體的壓力。
想成為大聯盟球員不一定要走美國的職棒制度,只要有卓越的棒球能力,還是可以直接進大聯盟。通常來說,這種類型的球員會在其他國家的職棒或是國際賽上展現出能力,因為好表現得到大聯盟球隊的注意,所以直接跟大聯盟簽約,跳過前面的2A,3A等過程,比方說鈴木一朗,松坂大輔,大谷翔平等原日職選手。大聯盟球員轉隊更是常常發生,只要表現夠好,所有球隊都想搶,像是今年明星野手Manny Machado和Bryce Harper都跟新球隊簽了大約,離開原球隊。
講完美國職棒,那學術界和美國職棒的相似之處在哪呢?
學術界跟美國職棒一樣都是金字塔結構,上層的人少,下層的人多,想往上爬必須通過層層關卡。學術界的大聯盟,我想是在大學或研究單位拿到終身職(tenure)吧。有些人在世界一流大學或研究單位(ex: Harvard,MIT),這些人可以想成是頂級球星。有些人在不是頂尖但是也不錯的單位(ex: 台大),我覺得也可以算是大聯盟球員。學術界也像大聯盟一樣,重視的是一個人的能力,有能力的人大家搶著要,所以研究人員跳槽去別的單位或學校也不少見。
學術界的3A,或者說有資格上學術界大聯盟的人,組成就比較多元了。有剛畢業的博士生,博士後,多年經驗的科學家,甚至業界人士都有可能。再下一階,就是博士生了,如果還要細分的話可以分博士候選人或剛開始唸博士班的人。再往下的碩士生, 大學生我覺得就不屬於職業學術界,他們的分類比較像社區棒球或大學棒球,有點興趣但還沒決定要不要踏入職業學術界。
學術界跟職棒界一樣,想往上爬的話需要展現足夠的能力。比方說想從博士候選人的那一層上到博士學位的那一層,必須得完成博士論文,通過口試才行。博士後想當上教授,研究上也要有一定的成就,paper的質量和數量要足以說服學校願意錄取你。也因為學術界的金字塔結構和這些層層關卡,選擇離開學術界的人也不少,有些人在博士班的階段就離開,有些人在博士後離開,有些人在取得教職以後發現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離開,理由各不相同。
學術界的制度除了跟美國職棒界很相似,我覺得連人員的特質都有些相似。很多傑出運動員共通的特質是他們的自我要求很高,比方說一定會完成規定的訓練菜單甚至追加,也很注意自己的飲食控制。很多傑出的學術人員,對自我要求也很高。在學術界生存需要寫很多papers,很多proposals,很多老師都有規律寫作的習慣,他們也跟學生說這個習慣很重要。規律寫作對於學術研究員的重要性,可能就相當於規律訓練對於職業運動員的重要性,過程很辛苦,但要持之以恆,才有可能成為傑出的研究員/運動員。
會選擇踏入職棒的人,一定有些天份,對棒球也有興趣。但開始職棒生涯之後,通常會遇到比自己更有天份的人,或是發生意料之外的事(ex:受傷),而選擇離開職棒球員這條路。學術界也是,會選擇唸博士的人,也是對這個領域有些天份有些興趣,但也是會遇到比自己更有天份的人。天份不只是聰明才智,有些人可以一天工作10幾小時,持續好幾週好幾個月,那也是種天份。職棒球員在職棒的路上受到挫折而離開,或是發現自己不想當個職棒球員而離開,是個很正常的事,一點都不丟臉。同理,學術界也是,在博士班求學階段,在尋找教職階段,受到挫敗而離開或是發現不想以學術工作為職業而離開,也是很正常的事,一點都不丟臉。對那些受到挫敗而離開的人,不是他們不努力,也不是他們沒有天份,只是旁邊的人更有天份,更加努力而已。即使不做學術研究,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幫助學術發展,比方說發展資料分析工具或是向親朋好友講科學知識,做完全跟學術無關的事也很好。
最後做個總結。如果覺得成為職業運動員很辛苦,那麼在學術界生存也是很辛苦,因為學術界很多方面和職業運動界很像,學術研究人員其實就是個職業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