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發表於個人臉書)
2021諾貝爾物理獎系列文最後一篇,筆記一下Suki Manabe榮獲諾貝爾獎當天 (2021/10/05),出席普林斯頓大學辦的記者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1kv7blCCw)。一個90歲的諾貝爾獎得主,講到科學仍是眉飛色舞,像小男孩一樣。記者會上他對記者和觀眾提問的回答,充滿了智慧。在場主持人說,這不像是場記者會,而是堂大師課 (master class)。
在寫記者會的筆記之前,我想先記一下我跟Manabe的一些相遇經驗。
我碩士班的研究題目是積雲參數化,2010年左右看過Manabe et al. (1965, MWR)提出的濕對流調整參數法 (moist-convective adjustment scheme),應該是我第一次看到Manabe這個名字,不過1965的paper感覺就是個古董,我根本不知道Manabe是誰,連他是否健在都不知道。 十年後的2020二月,我來到Princeton/GFDL做博士後。因為GFDL security clearance還在跑,進不去GFDL建築,所以臨時先坐在AOS系館Sayre Hall裡。Sayre Hall入口有一個辦公室名單,我看到 “Manabe S 107”,我想這個人應該就是那個Manabe吧。我跟他的辦公室在同一層,有在走廊上跟他擦身而過一兩次,那時候才知道原來Manabe長這個樣子。
2020/03/17,GFDL計畫辦一場"CHAT" series,來賓是Suki Manabe。”CHAT” series應該像是一個座談會,來賓是在GFDL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人,現在退休或是搬到其他地方。第一場是2019年8月,來賓是Gabriel Lau,第二場是Suki Manabe。我非常期待參加這個活動,想聽聽Manabe分享他的經驗,但沒想到就在活動前幾天的3/13,美國COVID疫情爆發,系上發email叫大家沒事的話就回家,於是這場活動也取消了。更沒料想到的應該就是一路遠距工作了一年半多吧。疫情期間我開始看氣候模式發展史,才發現Suki Manabe的成就如此之高,完全有眼不識泰山。今年(2021)四月,GFDLEA辦了一場線上活動,主題是GFDL歷史,也有邀請Manabe線上參加。但是當天他網路出問題,連不進來,沒能聽到他分享我想很多人都覺得可惜。
稍微岔題一下。那場GFDLEA活動很有趣,有70-80人參加,非常踴躍。聽到幾個老先生講古,像是summer cookout,GFDL壘球隊,排球隊,holiday party之類。GFDL內部有一個Amy Langenhorst Unsung Hero Award,有好幾個人也分享了他們跟Amy相處的經驗,蠻令人感動的。有人問說有沒有感到過全實驗室上下團結一心的時刻,好多人提到911事件,畢竟是影響美國的大事件,而且就發生在隔壁的紐約。也有人提到1988年NASA科學家James E. Hansen在國會備詢時,明確說出觀測到的暖化是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這也讓大眾意識到全球暖化議題:
‘But global warming became the dominant popular term in June 1988, when NASA scientist James E. Hansen had testified to Congress about climate, specifically referring to global warming. He said: "global warming has reached a level such that we can ascribe with a high degree of confidence a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d the observed warming."’ (source: NASA)
GFDL的前輩們好像還提到有段時間美國政府禁止科學家們講"global warming",連演講投影片都要先檢查確定沒有”global warming”這個詞才放行。這好像發生在2005卡崔娜颶風後,可能是因為政府不希望人民把卡崔娜颶風的災難跟人為活動連在一起吧。當然,這種舉動激起GFDL整個團結起來,強烈反彈。不過我在網路上沒找到文件或報導說美國政府禁用"global warming",我也很有可能聽錯或記錯他們講的東西,所以這邊就看看就好。
前言不小心就打太多,接下來要進入正題,諾貝爾物理獎公布當天,2021/10/05,以及普林斯頓大學辦的第一場記者會。
我是那天七八點起床後看email時,看到GFDL同事V. Balaji發的郵件,標題就兩個字:”Manabe Nobel”,才知道Suki Manabe獲頒諾貝爾物理獎,大驚喜。然後打開臉書,朋友圈已經被這個新聞洗版了。然後,普林斯頓,AOS,GFDL發了好幾封祝賀Manabe得獎的郵件,學校宣布1:30pm在音樂廳Richardson Auditorium舉行記者會,記者會後有慶祝會 (reception)。學校應該是當天早上六點多才收到這消息,然後很快就敲定記者會時間和佈置慶祝會,真是有效率,可能是普林斯頓出過很多諾貝爾獎得主,早就已經有SOP了@@。
那天上午我剛好在主校區,就想說去參加一下現場記者會,不過即使人在其他地方,應該也會過去參加。第一次有機會參加諾貝爾獎得主的記者會,更重要的是得主是大氣科學領域的Suki Manabe,一定要去現場感受一下氣氛的。不過來現場參加記者會的人沒有很多,而且感覺大部分是AOS或GEO的相關人士,二樓座位基本上是空的。我猜可能是因為這消息頗臨時,很多人沒辦法到場,只能看記者會的線上轉播。
當Suki Manabe走進場時,全場起立鼓掌,良久不息,覺得很感動 (記者會影片00:40)。我到現在還記得我在二樓的座位區,一邊看著Suki Manabe進場,一邊站著鼓掌的畫面。這個諾貝爾物理獎,對大氣科學的意義非凡,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一下我之前寫的文章:2021諾貝爾物理獎 - PART 1: 大氣科學遲來的榮譽 (https://www.facebook.com/doublesabre/posts/4468619513173700)
記者會一開始,普林斯頓的Office of Communication的人講了幾句話,AOS主任Stephan Fueglistaler講了幾句話,GFDL的Tom Delworth講了幾句話,他說Suki Manabe就像是氣候研究領域的麥可喬丹,除了個人本身的成就以外,他把整個氣候研究領域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記者會影片11:56; 15:20)。然後Suki Manabe花了一分半鐘左右講了一下得獎感言 (記者會影片17:18,一定要聽一下Manabe說 ”surprise” 的語調):
“It is a great surprise and honor to be chosen by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to receive the Nobel Priz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generosity and farsightedness of Mr. Nobel,’ he said.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the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of NOAA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 where I have enjoyed exploring climate change of not only the industrial present, but also the geological past, during the last several centuries. I have had a really great time. Thank you!" (transcript taken from https://www.princeton.edu/news/2021/10/05/great-fun-manabe-wins-nobel-prize-physics-modeling-climate-change)
在回答記者問題時,Manabe講了一下為什麼他覺得得獎是一個"surprise" (記者會影片27:44)。
他說他最近看了一下歷屆諾貝爾獎得主的名單,覺得天啊,所有得主都有無比傑出的貢獻,然後看看自己的工作,跟這些貢獻比較起來好像一文不值,所以他覺得獲獎是個“big surprise” ("suddenly I think about my own work, oh my god, I'm not compared with this work. I just thought, my god, it's a big surprise I got this award. That's what I feel", 記者會影片27:47)。
不過他換個角度想想,氣候變遷是目前世界的大危機,跟COVID疫情一樣,所以他覺得他的研究貢獻至少讓人類比較了解面臨氣候變遷問題,所以得獎應該ok吧 ("I thought that maybe my contribution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direction, at least try to understand better what our problem is. For that reason, then I thought maybe it's okay")。真是一位謙遜的科學家!
有個記者問Manabe說當你1960年代在做全球暖化的研究時,有想過氣候變遷會變成這麼重大的議題嗎?(記者會影片30:04)
Manabe說,他從來沒想過他的氣候研究會造成這麼巨大的影響。他會發展氣候模式來研究地球氣候和全球暖化,只是出於好奇心想知道。他覺得,很多對人類社會有深遠影響的研究發現,當時科學家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研究會變這麼重要。他們只是出於好奇心,想知道什麼去做研究,而不是因為研究成果可能對社會有巨大影響,所以才去做研究。他認為,最有趣的研究,最有影響力的研究,通常是單純好奇心驅動的研究,後來才發現會造成這麼深遠的影響。他覺得,最近好奇心驅動的研究越來越少,政府應該要多鼓勵這類型的研究,比方說日本政府 (記者會影片40:33)。
Manabe會發展氣候模式,因為地球氣候系統太複雜,而氣候模式可以當作一個虛擬的實驗室來讓我們了解其中的過程。當氣候模式能夠模擬出想知道的大氣特徵,我們可以拿模式來做無數的數值實驗來了解這些特徵,比方說改動一個東西 (例如對流降水) 來看對氣候有什麼影響。我們也可以拿氣候模式做假想實驗,比方說他把模式裡的二氧化碳增加兩倍,看這對地表溫度會造成什麼影響,這後來變成全球暖化研究的經典文獻 (Manabe and Wetherald 1967, JAS)。Manabe說,他玩氣候模式玩得很開心 ("I really have a great fun to use climate model as vital laboratory", 記者會影片32:22; 34:14; 34:30; 34:59; 35:20)。
我覺得,當Manabe在講氣候模式的時候,他就像一個小男孩剛拿到一個喜歡的玩具,兩眼發光,講的滔滔不絕,完全不像是一個九十歲的人,不像是一個拿了許多獎項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反倒更像是我的四歲小外甥在秀他的恐龍書和恐龍玩具一樣。這或許才是科學研究的初心:玩得開心。記者會有人問Manabe說他最近在想什麼有趣的科學問題,Manabe興奮的講了一大串,像是古氣候如何演變,而生物如何演化去適應這些氣候演變,還有未來的氣候變遷,比方說ice sheet如何改變 (記者會影片42:51; 46:17),完全可以感受到Manabe對這些問題的興奮之情。主持人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這不像是場記者會,而是堂大師課 (記者會影片35:39)。
有個日本記者問Manabe說可否講一下他的妻子對他的支持和幫助 (記者會影片36:03)。他說,他太太是料理達人,會做好吃的中式,日式,義式料理等,他覺得非常幸運每天能吃到這些美食。他也感謝妻子照顧小孩,他的小孩們能自己決定想做什麼以及享受人生,都歸功於他的太太。他也感謝他太太的司機身份,因為他自己的駕駛習慣很差,當他開車時如果突然開始想到研究,他就不去注意交通號誌了,所以很謝謝妻子當個好駕駛。他非常感謝他的太太,讓他能100%專注於他的研究。這段記者提問我自己很感動,偉大成就的背後總是需要許多默默支持的人。
另外有個日本記者問了一個問題,我相信在場觀眾聽到這問題都倒抽一口氣。那記者問說,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放棄了日本國籍,而轉到美國國籍嗎 (記者會影片49:54)?當時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沒禮貌的問題,別人要選哪國國籍甘你啥事,而且那記者的語氣頗有攻擊性。不過現在我比較能理解為什麼記者會問這個問題。Manabe在1958年從日本來到美國,待了40年左右,1997回到一個日本研究單位。理論上來說,他可能會在日本終老,但2002年他選擇回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直到現在,所以我想為何那日本記者會想知道為什麼Manabe放棄日本而選擇美國。
Manabe說,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他覺得,日本社會總是試圖保持和諧的關係,人們不喜歡給他人造成麻煩。比方說日本人說 yes 的時候,但其實他們想說的是 no。美國社會不像這樣,人們比較像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不用過分顧慮其他人的感受。他不想傷害對方的感受,但他又不夠敏感去注意到他人的感受,所以他覺得美國社會比較適合他。此外,Manabe提到身為一個科學家,在美國他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的研究職涯從來沒有寫過一份研究計畫,他的老闆 (應該是Joseph Smagorinsky) 會去幫他爭取研究資源像是電腦,所以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這是另外一個他不想待在日本的原因。
最後一個記者會筆記。有個做氣候變遷的一年級研究生問Manabe說,你有什麼建議給他們這個世代的研究生嗎 (記者會影片53:19)?
Manabe說,他覺得研究生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到你擅長什麼,以及找到你不擅長什麼 ("find out what you are good at, and what you are not good at")。他說最近在想如果他從事不同的職涯,他可能不會做太好,因為那不是他擅長的方向,他很幸運的找到僅僅幾個他擅長的研究方向,並且持續研究,但找到那些方向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建議研究生去做他們擅長的研究方向,盡可能去做好奇心驅動的研究。
我前陣子在思考未來職涯,也是從我過去高中,大學,研究所的經驗中,去想我擅長什麼,以及不擅長什麼,由此去想我之後可能的職涯選項,這跟Manabe的建議不謀而合。我想,如果之後要給什麼建議給大一新鮮人或是研究生,我會抄襲Manabe的建議:在學生階段,試著去找到你擅長什麼,以及找到你不擅長什麼 ("find out what you are good at, and what you are not good at")。
很長的文章,最後做個總結。
我真心推薦看Suki Manabe的諾貝爾獎記者會。大概30分鐘,你能感受到一個偉大科學家的風範:單純的好奇心,做研究不是因為成果可能會對人類有很大影響才去做,而是因為好奇心,因為想知道什麼才去研究。以及,在人生旅途中,要試著去找到你擅長什麼,以及找到你不擅長什麼。
最後放些記者會照片。我覺得我非常幸運能參加這場現場記者會,以及後續幾場慶祝會。還跟一群AOS的人跟Suki Manabe合影,我會很珍藏這張照片。
有個記者問Manabe說當你1960年代在做全球暖化的研究時,有想過氣候變遷會變成這麼重大的議題嗎?(記者會影片30:04)
Manabe說,他從來沒想過他的氣候研究會造成這麼巨大的影響。他會發展氣候模式來研究地球氣候和全球暖化,只是出於好奇心想知道。他覺得,很多對人類社會有深遠影響的研究發現,當時科學家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研究會變這麼重要。他們只是出於好奇心,想知道什麼去做研究,而不是因為研究成果可能對社會有巨大影響,所以才去做研究。他認為,最有趣的研究,最有影響力的研究,通常是單純好奇心驅動的研究,後來才發現會造成這麼深遠的影響。他覺得,最近好奇心驅動的研究越來越少,政府應該要多鼓勵這類型的研究,比方說日本政府 (記者會影片40:33)。
Manabe會發展氣候模式,因為地球氣候系統太複雜,而氣候模式可以當作一個虛擬的實驗室來讓我們了解其中的過程。當氣候模式能夠模擬出想知道的大氣特徵,我們可以拿模式來做無數的數值實驗來了解這些特徵,比方說改動一個東西 (例如對流降水) 來看對氣候有什麼影響。我們也可以拿氣候模式做假想實驗,比方說他把模式裡的二氧化碳增加兩倍,看這對地表溫度會造成什麼影響,這後來變成全球暖化研究的經典文獻 (Manabe and Wetherald 1967, JAS)。Manabe說,他玩氣候模式玩得很開心 ("I really have a great fun to use climate model as vital laboratory", 記者會影片32:22; 34:14; 34:30; 34:59; 35:20)。
我覺得,當Manabe在講氣候模式的時候,他就像一個小男孩剛拿到一個喜歡的玩具,兩眼發光,講的滔滔不絕,完全不像是一個九十歲的人,不像是一個拿了許多獎項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反倒更像是我的四歲小外甥在秀他的恐龍書和恐龍玩具一樣。這或許才是科學研究的初心:玩得開心。記者會有人問Manabe說他最近在想什麼有趣的科學問題,Manabe興奮的講了一大串,像是古氣候如何演變,而生物如何演化去適應這些氣候演變,還有未來的氣候變遷,比方說ice sheet如何改變 (記者會影片42:51; 46:17),完全可以感受到Manabe對這些問題的興奮之情。主持人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這不像是場記者會,而是堂大師課 (記者會影片35:39)。
有個日本記者問Manabe說可否講一下他的妻子對他的支持和幫助 (記者會影片36:03)。他說,他太太是料理達人,會做好吃的中式,日式,義式料理等,他覺得非常幸運每天能吃到這些美食。他也感謝妻子照顧小孩,他的小孩們能自己決定想做什麼以及享受人生,都歸功於他的太太。他也感謝他太太的司機身份,因為他自己的駕駛習慣很差,當他開車時如果突然開始想到研究,他就不去注意交通號誌了,所以很謝謝妻子當個好駕駛。他非常感謝他的太太,讓他能100%專注於他的研究。這段記者提問我自己很感動,偉大成就的背後總是需要許多默默支持的人。
另外有個日本記者問了一個問題,我相信在場觀眾聽到這問題都倒抽一口氣。那記者問說,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放棄了日本國籍,而轉到美國國籍嗎 (記者會影片49:54)?當時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沒禮貌的問題,別人要選哪國國籍甘你啥事,而且那記者的語氣頗有攻擊性。不過現在我比較能理解為什麼記者會問這個問題。Manabe在1958年從日本來到美國,待了40年左右,1997回到一個日本研究單位。理論上來說,他可能會在日本終老,但2002年他選擇回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直到現在,所以我想為何那日本記者會想知道為什麼Manabe放棄日本而選擇美國。
Manabe說,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他覺得,日本社會總是試圖保持和諧的關係,人們不喜歡給他人造成麻煩。比方說日本人說 yes 的時候,但其實他們想說的是 no。美國社會不像這樣,人們比較像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不用過分顧慮其他人的感受。他不想傷害對方的感受,但他又不夠敏感去注意到他人的感受,所以他覺得美國社會比較適合他。此外,Manabe提到身為一個科學家,在美國他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的研究職涯從來沒有寫過一份研究計畫,他的老闆 (應該是Joseph Smagorinsky) 會去幫他爭取研究資源像是電腦,所以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這是另外一個他不想待在日本的原因。
最後一個記者會筆記。有個做氣候變遷的一年級研究生問Manabe說,你有什麼建議給他們這個世代的研究生嗎 (記者會影片53:19)?
Manabe說,他覺得研究生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到你擅長什麼,以及找到你不擅長什麼 ("find out what you are good at, and what you are not good at")。他說最近在想如果他從事不同的職涯,他可能不會做太好,因為那不是他擅長的方向,他很幸運的找到僅僅幾個他擅長的研究方向,並且持續研究,但找到那些方向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建議研究生去做他們擅長的研究方向,盡可能去做好奇心驅動的研究。
我前陣子在思考未來職涯,也是從我過去高中,大學,研究所的經驗中,去想我擅長什麼,以及不擅長什麼,由此去想我之後可能的職涯選項,這跟Manabe的建議不謀而合。我想,如果之後要給什麼建議給大一新鮮人或是研究生,我會抄襲Manabe的建議:在學生階段,試著去找到你擅長什麼,以及找到你不擅長什麼 ("find out what you are good at, and what you are not good at")。
很長的文章,最後做個總結。
我真心推薦看Suki Manabe的諾貝爾獎記者會。大概30分鐘,你能感受到一個偉大科學家的風範:單純的好奇心,做研究不是因為成果可能會對人類有很大影響才去做,而是因為好奇心,因為想知道什麼才去研究。以及,在人生旅途中,要試著去找到你擅長什麼,以及找到你不擅長什麼。
最後放些記者會照片。我覺得我非常幸運能參加這場現場記者會,以及後續幾場慶祝會。還跟一群AOS的人跟Suki Manabe合影,我會很珍藏這張照片。
-----
參考資料
Princeton News Conference - Nobel Prize Winner Syukuro Mana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1kv7blCCw
Princeton’s Syukuro Manabe receives Nobel Prize in physics
https://www.princeton.edu/news/2021/10/05/princetons-syukuro-manabe-receives-nobel-prize-physics
NASA - What’s in a Name? Global Warming vs. Climate Change
https://gpm.nasa.gov/education/articles/whats-name-global-warming-vs-climate-change
Princeton Nobel News Conference. Photo Credit: Yao Lai.
Suki Manabe and a group of AOS people (students, postdocs, etc.). Photo credit: Yao Lai.
Princeton Nobel News Conference. Photo Credit: Yao 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