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caption: My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experience
十年前 (2013年),我去中研院環變中心當研究助理,這是我第一份正職工作,也是我踏入大氣研究職涯的契機。我研究助理做了兩年,然後去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大氣科學博士學位,花了四年半。畢業後,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GFDL做了三年博士後。現在 (2023年),我回到中研院環變中心,即將開始助研究員的工作,繼續大氣研究的職涯。
來到職涯第一個十年里程碑,意義重大。不再是十年前矇矇懂懂的初心者,也不是已經在大氣領域建立起自己的名聲和版圖的研究者,而是介於兩者中間。感覺像是已經長大的雛鳥,準備離開鳥巢,朝向某個方向,奮力展翅飛行。
假如用一個職稱表示我職涯的第一個十年,我會說:「發展氣候模式的電腦工程師」。我至今的研究工作主要在改進氣候模式的物理參數法,特別是對流、長波輻射、和邊界層等,接觸過的模式有NCAR CESM和GFDL AM4。具體來說,我在模式現有的參數法加新東西,移植全新的參數法到模式,確定那些參數法能運行並評估其表現。模式是一個巨型的電腦程式 (CESM和AM4是用Fortran寫的),所以我的工作主要是寫程式,編譯,看模式能不能跑,能跑的話看結果合不合理,模式爆掉的話就試圖找出原因並修理,像個電腦工程師。 我常常覺得我是在了解模式,而不是在了解自然和大氣。
我蠻喜歡當個發展氣候模式的電腦工程師。我有耐心寫程式和debug,了解物理參數法的精神和細節也很有趣。氣候模式是個無數人的心血累積,能參與其中並做出一點小小貢獻,讓我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感到謙卑。
不過,全世界實際開發氣候模式的單位不多,模式開發的長期職缺也比較少公開招人,通常是單位主動留人。所以以職涯發展的角度來說,模式開發工作的選擇較少,而且很吃機運。雖然現在不少私人公司想做模式開發的工作,但就我的感覺,私人公司比較傾向實際用途 (例如預報太陽能),而不是研究用途,而且公司也會傾向聘資深有經驗的人士,而不是像我這樣剛做完博後的人。所以,我在思考未來職涯時,還是以傳統的大學和研究單位為主,因為我想回台灣,所以只有丟台灣的職缺。
很幸運的,中研院環變中心願意聘我,主要原因我想是他們看上我在氣候模式發展的經驗。
在環變中心,我還是會參與氣候模式開發的工作,但應該不會像之前一樣,全心全力當個發展氣候模式的電腦工程師。畢竟我是當助研究員,要著重科學和知識上的進展,而不是幫模式debug。更現實一點的考量,升等需要發papers,模式開發的工作發paper通常比較慢,而且風險比較高。
下一個十年,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希望還會留在大氣領域吧。
最後放幾篇之前寫的文章連結:
我的研究歷程:Part 3 - 研究指導風格:放牛吃草 & 亦步亦趨
Processes in 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s. Image credit: ECM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