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發表於個人臉書)
來回顧一下我的博三生活。我覺得標題下的很好,『很爽,也很挫折』,六個字就道盡了一切。
先來說爽的部分。
時間變得自由許多。博一博二有修課,基本上每天都被作業追著跑,時間也沒什麼彈性,有時看到有趣的演講或活動因為衝到上課只能放棄。博三就不用修課了,我上下學期只各上了一門英文課,雖然博三下當了大學部課程Extreme Weather的助教,一週要去中校區上三次課,但整體來說,時間還是自由許多,也去參加了一些活動和講座。
有車以後生活就不一樣了。升博三的暑假買了一台車,行動範圍擴大許多,也可以去比較遠的超市採買,有時還會漫無目的的開車閒逛,看看附近的風光。有行動力以後休閒活動的選擇也變多了,像是去附近的公園和小鎮逛逛,約朋友出去玩。雖然說沒車也過得很好,但是有車以後生活爽度提升不少。
博三一年也去了不少地方。去Maine參加GRS/GRC研討會,是我目前參加過最好玩的會議; 去Tennessee看日全蝕,很震撼的自然現象; 去Utah露營之旅,走了Zion, Bryce Canyon國家公園; 去New Orleans參加AGU,體會晚上走路心驚膽顫的感覺; 去Dallas找朋友,還遇到班機取消,在機場睡了一夜; 去Texas A&M開會,看看另一個大學城; 還有回台灣。
真的是過蠻爽的,該來講講挫折的部份了。
2018年二月底,是我目前在博士班期間壓力最大的幾天。四天半,出了一份期中考題,畫一些圖給老闆寫計畫,準備下週出去開會的東西,寫完拖了很久的paper下半部。雖然我那幾天還是睡足8小時,晚上也有煮飯,但是精神壓力很大,做完一件事馬上接著做另一件,每天起床睜開眼睛都不想下床不想面對。最後是順利做完了,但即使現在回過頭看,這段過程帶給我的不是成就感,而是不想再經歷一次那麼緊繃的精神狀態。
現實是,如果當上教授,那麼緊繃的精神狀態可能是常態,說不定至少一個月一次。我唸博士班其中一個動機是未來想當教授,但教授要會做很多事,而且都要做好,像是研究,教學,指導學生,行政工作等等。如果當上教授意味著要常常經歷緊繃的精神狀態,我有認真考慮是不是不要走教職了,甚至也認真考慮放棄拿PhD。
現在,我還不確定自己未來要不要留在學術界。工作壓力大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留在學術界就代表要一直一直寫paper,一直一直寫proposals。我的第一篇paper還在努力中,雖然在寫的過程重新整理思緒,也學到不少東西,但我實在不大享受這個過程。寫paper的初心是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努力互相學習,但現在寫paper比較像為了生存,不寫就沒飯吃,有點成果就要趕快寫,不然沒paper怎麼找工作?怎麼申請的到計畫?怎麼養活自己?
有時看到別人說最近發表了幾篇paper,有些人來尋求合作,回頭看看掙扎的自己,不禁會想,學術的世界是不是給那些人的?而我,有沒有本事踏入那個世界?
寫到這邊覺得負能量快炸裂了,趕快添點正能量。我老闆和CSU Christine Chiu教授都承認學術工作的確很辛苦,但是當教授還是蠻自由的,可以選擇想做的事。Christine說自己做的爽最重要,不用考慮太多。
最後做個總結。
博士班唸到中後期,就會開始想未來怎麼辦,要做什麼。我自己的情況有點像是打電腦遊戲遇到卡關,面前的中頭目(畢業,找博士後,找工作)有點強,要努力練功才有機會打倒他們,但是練了功也不保證就能打倒他們。像仙劍一的石長老那樣,劇情設定必敗,等級練再高也沒用。而且,就算打倒了面前的中頭目,後面的中頭目,大頭目能不能過得去?不行的話,現在換到另一條路上會不會比較明智?(btw, 我在血池練到天劍+斬龍訣但還是打不贏石長老,後來就放棄不練功讓他一招秒了,沒那個鬥志練到劍神+武神拼拼看)
遊戲的話路線和結局都是固定的,可惜人生不是。沒人知道怎麼做比較好,只能自己選擇,自己負責。
來回顧一下我的博三生活。我覺得標題下的很好,『很爽,也很挫折』,六個字就道盡了一切。
先來說爽的部分。
時間變得自由許多。博一博二有修課,基本上每天都被作業追著跑,時間也沒什麼彈性,有時看到有趣的演講或活動因為衝到上課只能放棄。博三就不用修課了,我上下學期只各上了一門英文課,雖然博三下當了大學部課程Extreme Weather的助教,一週要去中校區上三次課,但整體來說,時間還是自由許多,也去參加了一些活動和講座。
有車以後生活就不一樣了。升博三的暑假買了一台車,行動範圍擴大許多,也可以去比較遠的超市採買,有時還會漫無目的的開車閒逛,看看附近的風光。有行動力以後休閒活動的選擇也變多了,像是去附近的公園和小鎮逛逛,約朋友出去玩。雖然說沒車也過得很好,但是有車以後生活爽度提升不少。
博三一年也去了不少地方。去Maine參加GRS/GRC研討會,是我目前參加過最好玩的會議; 去Tennessee看日全蝕,很震撼的自然現象; 去Utah露營之旅,走了Zion, Bryce Canyon國家公園; 去New Orleans參加AGU,體會晚上走路心驚膽顫的感覺; 去Dallas找朋友,還遇到班機取消,在機場睡了一夜; 去Texas A&M開會,看看另一個大學城; 還有回台灣。
真的是過蠻爽的,該來講講挫折的部份了。
2018年二月底,是我目前在博士班期間壓力最大的幾天。四天半,出了一份期中考題,畫一些圖給老闆寫計畫,準備下週出去開會的東西,寫完拖了很久的paper下半部。雖然我那幾天還是睡足8小時,晚上也有煮飯,但是精神壓力很大,做完一件事馬上接著做另一件,每天起床睜開眼睛都不想下床不想面對。最後是順利做完了,但即使現在回過頭看,這段過程帶給我的不是成就感,而是不想再經歷一次那麼緊繃的精神狀態。
現實是,如果當上教授,那麼緊繃的精神狀態可能是常態,說不定至少一個月一次。我唸博士班其中一個動機是未來想當教授,但教授要會做很多事,而且都要做好,像是研究,教學,指導學生,行政工作等等。如果當上教授意味著要常常經歷緊繃的精神狀態,我有認真考慮是不是不要走教職了,甚至也認真考慮放棄拿PhD。
現在,我還不確定自己未來要不要留在學術界。工作壓力大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留在學術界就代表要一直一直寫paper,一直一直寫proposals。我的第一篇paper還在努力中,雖然在寫的過程重新整理思緒,也學到不少東西,但我實在不大享受這個過程。寫paper的初心是跟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努力互相學習,但現在寫paper比較像為了生存,不寫就沒飯吃,有點成果就要趕快寫,不然沒paper怎麼找工作?怎麼申請的到計畫?怎麼養活自己?
有時看到別人說最近發表了幾篇paper,有些人來尋求合作,回頭看看掙扎的自己,不禁會想,學術的世界是不是給那些人的?而我,有沒有本事踏入那個世界?
寫到這邊覺得負能量快炸裂了,趕快添點正能量。我老闆和CSU Christine Chiu教授都承認學術工作的確很辛苦,但是當教授還是蠻自由的,可以選擇想做的事。Christine說自己做的爽最重要,不用考慮太多。
最後做個總結。
博士班唸到中後期,就會開始想未來怎麼辦,要做什麼。我自己的情況有點像是打電腦遊戲遇到卡關,面前的中頭目(畢業,找博士後,找工作)有點強,要努力練功才有機會打倒他們,但是練了功也不保證就能打倒他們。像仙劍一的石長老那樣,劇情設定必敗,等級練再高也沒用。而且,就算打倒了面前的中頭目,後面的中頭目,大頭目能不能過得去?不行的話,現在換到另一條路上會不會比較明智?(btw, 我在血池練到天劍+斬龍訣但還是打不贏石長老,後來就放棄不練功讓他一招秒了,沒那個鬥志練到劍神+武神拼拼看)
遊戲的話路線和結局都是固定的,可惜人生不是。沒人知道怎麼做比較好,只能自己選擇,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