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的過程

(2017/10/23發表於個人臉書)

最近跟老闆和一個系上博士後聊了些話題,也去參加了學校兩個工作坊,一個是關於怎麼去調適職業或身分轉變(ex:剛上研究所)的心理壓力,一個是博士生的家人,朋友,伴侶聊聊怎麼支持壓力很大的博士生(這其實不是設計給博士生參加,不過我覺得這主題很有趣就跑去了),有了一些關於博士研究,學術歷程,和博士生壓力的想法,就打出來記錄分享一下。文章蠻長的,而且我打的很快,不清楚的地方麻煩跟我說。

-----
首先,博士研究題目和博士論文到底應該是什麼?

做一個擲地有聲,具有劃時代貢獻的研究?我想這是絕大多數博士生的目標,大家都想當『那個人』,像是牛頓,愛因斯坦之類的,不過要知道一下現實,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努力的人很多,有好機運的人也很多,憑什麼認為自己就是『那個人』?要是最後認清自己不是『那個人』,那唸博士和博士論文的目的何在?

做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可以未來繼續做20年30年?做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很好,未來繼續做也很好,但是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沒人說的準,即使現在火紅/冷門的題目,不代表未來也會火紅或是冷門。看看現今的研究學者,很多人現在做的事跟他們的博士論文完全不相關,如果都不確定自己的研究題目未來還存不存在,現在做這題目的目的是什麼?

還是做什麼都沒差,把博士研究題目當作拿到學位的手段?最低限度的說,博士論文就是統整讀博士班的成果,把活幹完,拿到學位,收工。做什麼研究似乎不是太大的問題。

我來密西根唸書後,主要工作是模式資料診斷分析。簡單來說就是在氣候模式裡加些東西,然後看看結果顯不顯著,跟我們的假說一不一致。老實說,我對診斷分析並不是很有興趣,目前的氣候模式已經太複雜了,複雜到沒有人完全知道裡面在幹麻,所以診斷分析就像看圖說故事,可能就結果提出一個機制講了老半天,後來發現原來是個程式bug造成的。對我來說,做診斷分析心裡覺得很不踏實,做起來也沒什麼興趣,也不會想去找其他paper知道一下其他人怎麼處理這問題。

幾週前跟老闆meeting,跟他說了我對這工作沒什麼興趣,老闆完全支持我自己找有興趣的題目,同時他也提出了一些我覺得很不錯的觀點。

他覺得PhD學生不是指導教授的複製品,指導教授也不該把學生當成他的複製品。我自己的理解是,要是學生和他老闆的專長一模一樣,對學術界來說只是多了一個一模一樣的人,並不是太大的幫助。舉其他例子的話,就是同溫層的概念,一個人身邊如果都是跟他想法相近的人,一個想法會一直正回饋,直到變成一個堅定的信念,即使那信念大部分時候是錯的。回到學術圈,一個一模一樣的人就代表他們的盲點也相同,比較難產生不同的觀點去處理問題。

我老闆覺得指導教授的責任是分享他所學的和他的經驗給學生。我自己在後面多加了一句:而學生學習以後去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每個老師的學術經歷都不同,他們有自己的研究興趣,在不同的學校跟不同的老師學習,就像每個人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所以想法也大不相同。去接觸不同想法的人,會得到一些刺激,進而使自己成長,所以很多人推崇出國旅遊,跟外國人交朋友,多認識不同階層的人,去看看世界有多大。學術路上也是,每個人都不同,所以要盡可能的從他們身上學些什麼。比方說在博士班跟老闆學了A專長,在博士後跟另個老師學了B專長,然後用A,B發展出C專長。對學術界來說,一個A專長一個C專長的人的貢獻我相信比兩個A專長的人還要大。再給一個我從食戟之靈漫畫看到的例子,有一段是學生們去餐廳實地研修,評斷學生通不通過的標準不是看學生能不能完成工作,而是學生能從現場中偷學到什麼,然後用在他們的料理之中。學術路上也是,從所遇到的人學到些東西,然後用在自己的研究之中,記錄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我自己有類似的經驗。目前來說,我對aerosol-cloud的演講和報告還是最有sense,雖然我沒有真的做過aerosol-cloud的研究,但是碩士班時聽JP一直提一直提,對這題目就比較有感覺了。去中研院工作的時候也是,從乾忠和周明達老師身上學了不少東西。

回到我自己目前的工作。雖然我對模式診斷分析沒有因為老闆一席話就燃起興趣,但我看到這工作對我不同的價值。在分析資料的過程中,我知道我從老闆那邊學到一些分析的技巧,像是畫scattering plots,用其他物理變數去分類,而不是只看一些基本的時間序列和平均值之類的。診斷分析是想辦法說一個前後連貫,有說服力的好故事,這也是對我很好的練習。

回到原本的問題,博士研究題目和博士論文到底應該是什麼?

我現在的回答是,博士研究題目和論文是一個契機,是一個從老闆身上學習,從其他人身上學習的契機,我把它視為一個學習,而不是真的要做多厲害的研究出來。即使如此,我希望我的博士研究是個挑戰。我對診斷分析另一個沒動力的原因是我用我已經會的東西,我只是把它弄得更加熟練,而不是真的面對一個新挑戰然後克服。我一直很自豪我的碩士過程,因為我真的是從無到有,從不懂到略懂,完成我的碩士論文,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很好的經驗,讓我有面對挑戰,試圖克服而且得到些成果的經驗。我想讓我的博士研究對我來說也是個面對挑戰然後想辦法克服的經過,不要害怕挑戰,是JP給我的建議。


------
轉換題目到PhD的壓力。


唸PhD的壓力很大。在工作坊聽到有博士生工作做到完全沒時間享受生活,比方說跟老婆週五出去吃個晚餐都沒空; 也有博士生壓力大到每天都會哭。忘了是那份報告,有1/2還是1/3的博士生曾有憂鬱的症狀。一般常常強調的是,要排一下對事的優先順序,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一個博士生不是只有工作,還有健康,親人,伴侶,生活等等,為了工作而犧牲其他東西,這是個人選擇,但不一定是適合你的選擇。話是這麼說,不過這種壓力問題沒有一個通解可是用於所有人,每個人還是得自己去平衡壓力和身心。

去完那兩個工作坊,我才發現我的心理比我以為的要強健。雖然我壓力也很大,但我還是吃飽,睡好,有參加活動,有當阿宅,有出去亂跑,所以精神上還算愉快,沒有被壓力壓垮。因為我覺得生理和心理狀況遠遠超過一個學位的價值,為了拿一個學位把身體搞垮,對我來說是不值得的。

唸PhD有哪些壓力呢,我自己稍微列了一些:

1. 做研究沒有收工的時候。大氣未解決的問題很多,而且都很難處理,如果要以研究為職業養活自己的話,就代表要一直面對同樣的問題。念博士班和做研究就像跑一個不知終點在哪的馬拉松,不知道怎麼做才對,不知道這樣走是不是會到終點,只能往前跑,這種不確定性當然也是樂趣所在,但也是壓力所在。

2. 唸PhD或之後當教授就像是當超人一樣,什麼都要會。對PhD而言,不光是大量的閱讀,獨到的想法和會使用工具處理問題,還要會畫漂亮清楚的圖形,還要會寫文章,還要會做報告,要會social,對英語非母語人士而言,英文也要夠好,在學界工作的話還要會教書。每件事都做好的話就是超人了,可惜我不是,所以當有一項沒做好的時候就會很沮喪。

3. 自我懷疑。唸博士班過程自我懷疑一定有的,而且我相信很多次。懷疑自己的工作有何貢獻,真的對學界和社會有幫助嗎?做研究的時候比較彈性,不用朝九晚五,但常常假日和晚上還是在工作,這樣的生活是我要的嗎?我的學識和能力是個能獨當一面的研究者了嗎?我能夠去教導學生了嗎?不想寫paper,不想寫proposal,不想做事,這樣的我還敢說我以後想做研究工作嗎?族繁不及備載。

4. 否定大於肯定。目前學術研究的paper和prososal的接受率不算高,代表現在和未來收到的reject一定比accept多,代表被否定的次數也一定比肯定多。

5. 執念。覺得都花這麼時間這麼多心力唸PhD了,就這麼放棄的話好像太可惜了。就像安西教練說的,『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有時還有社會和家庭期待的壓力,不能說放棄就放棄。

我是覺得,自己身上的壓力,只有自己能處理。跟朋友談,找心理諮商,吃藥都是很好的處理方法。但是我覺得人是騙不了自己的,聽進別人的建議和自己真的這麼相信是有很大的鴻溝的,比方說知道要排事情的優先順序,排好以後,你自己不相信這個順序,就跟沒有排一樣啊。我也相信很多人都願意幫助你,但是你要說出來,別人才知道怎麼幫。

最後放一些PTT PhD版講放棄的文章。我其實不懂唸博士的執念,我覺得真的唸不下去,就放棄吧,拿到一個博士學位不代表人生就因此變得更好,同理,放棄博士班也不代表人生因此就一蹶不振。
https://www.ptt.cc/bbs/PhD/M.1507821497.A.553.html
https://www.ptt.cc/bbs/PhD/M.1507872365.A.A0F.html
https://www.ptt.cc/bbs/PhD/M.1507969904.A.8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