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普林斯頓大學的日裔美籍氣象學家 Syukuro “Suki” Manabe (真鍋淑郎),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的氣象學家Klaus Hasselmann,還有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Giorgio Parisi三位獲獎。台灣的物理雙月刊做了一個2021諾貝爾物理獎專題報導,刊登於2022年的二月號,邀請相關學者談論一下獲獎者的主要貢獻。
-----
物理雙月刊 fb - 2021諾貝爾物理獎的專題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phy.bimon/posts/5209358069088430
2021諾貝爾物理獎:持續演變的氣候模式 - 陳毅軒博士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48
2021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真鍋的生平簡介 - 陳毅軒博士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51
2021 諾貝爾物理獎: 找出模擬地球系統的關鍵,為氣候變遷研究奠基 - 黃彥婷教授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47
2021諾貝爾物理獎:見微知著-從布朗運動到氣候模式 - 賴靜瑤教授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75
亂中有序:從自旋玻璃到神經網絡 - 林秀豪教授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76
-----
我在諾貝爾獎公佈後幾天,在個人臉書上發了這篇文章:2021諾貝爾物理獎 - PART 1: 大氣科學遲來的榮譽。普林斯頓大學賴靜瑤教授看到這篇文章,她覺得裡頭有蠻多有趣的點,也可以讓讀者知道物理的研究方法如何改寫氣候研究,就邀請我在物理雙月刊上寫一篇氣候模式演進的文章,我也答應了。
物理雙月刊的讀者主要鎖定在一般社會大眾、理工學系大學學生、高中以下物理教師與科學教師、以及高中以下學生,所以內容不能太深澀,要偏科普一點。這是我第一次寫科普文,在寫的時候心裡有兩個目標:
1. 讓更多人知道氣候模式的發展過程,進而欣賞氣候模式在科學上的成就
2.吸引潛在對象 (其他領域的教授到高中生) 對大氣科學,氣象模式發展的興趣
簡單來說,當一個大氣科學推銷員的概念= =+
我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寫完氣候模式的科普文,花了不少時間和心力。自己的話收穫頗豐,但在學術上真的是沒什麼幫助。希望有多點人讀這篇文章,有500次觀看數我就心滿意足了。以下是文章快完成時寫下的心得。
1. 對科研人員來說,寫科普文一點誘因都沒有。
學術界看重的是在專業科學期刊的發表文章,質和量都很重要,所以科研人員就是做研究,然後一直寫一直寫papers。絕大多數的科研人員也需要寫研究計畫來爭取經費,寫計畫不一定會中,所以也得一直寫一直寫計畫,要不然就沒錢做研究了。
努力寫寫寫的成果,就是學術上的聲望,還有升遷機會,比方說拿到終身職。
寫科普文對科研人員基本上一點效益都沒有。假設在大眾雜誌上寫了五篇科普文,每篇都是數千次瀏覽數,但是在學術聲望和升遷上,完全比不上發表在專業科學期刊上,一篇引用數不到5的文章。
這樣的話,科研人員完全沒有誘因去寫科普文。把時間拿去寫papers,寫計畫,做研究,還比較實在。
2. 寫科普文很花時間心力,回報未知。
這篇氣候模式科普文,我該有的素材都有,也可以直接拿之前寫的心得文來用。我本來天真的以為三四天就能完成了,
結果從第一版寫到目前的第四版,我花了三週,通常是下班後或週末在寫,光寫應該就超過20小時,加上構思和查資料的時間絕對超過50小時。稿費約5000元台幣,時薪算起來應該100不到,比超商店員還難賺。
花了那麼多心力,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有收穫,回報未知。根本就是高風險,低報酬的投資。
3. 收穫 - 整理思緒,有成就感
前兩點抱怨完了,來講講收穫。
寫科普文是個很好的整理思緒過程,就如同寫任何的文章。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想講的東西很多,但篇幅有限,必須決定我覺得最重要的資訊,然後把不相關的資訊刪掉。
我的初稿有一大段在講我對氣候模式的想法,還有一些參數化的介紹。但是在二版我就全砍了,因為這篇是諾貝爾獎系列文,主題是氣候模式演變,不是我對氣候模式的看法。放那些個人看法一方面爆字數,一方面偏離主題,讓讀者困惑。
我這篇科普文很長 (~6,000字),我希望讀者能看完整篇文章,在文章結構上也花了些心力。
我有試著想像自己是一般民眾,來看物理雙月刊的文章。我發現我的耐心大概是開頭三個段落,覺得不有趣或看不懂我就關了。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閱讀習慣,但我相信一般人會從文章開頭往下看,而不是像看科學文獻是挑章節看。所以我把我最想讓讀者知道的資訊放在一開頭,提升被看到的機會。雖然有個朋友說有些資訊她覺得民眾沒興趣知道,但我想這時候就讓我利用一下作者的任性吧。
4. 中文寫作待加強。
我的用字不夠精練,贅字很多,難怪以前國文作文分數都很低@@
而且可能是我常常讀和寫英文文章,有些中文語句架構上看起來更像英文,而不是中文。我在寫英文文章時,有些語句像中文; 寫中文文章時,有些語句像英文。有點錯亂,變四不像了@@
5. 感謝友情贊助的reviewers
我的這篇科普文草稿有幾位朋友主動幫我看,給我一些寶貴建議,讓我能改進文章架構和內容。感謝郭子仙博士,胡亦寬博士,馮雅茜博士,鐘博婷博士,張楚珺博士候選人,王啟芸博士候選人。有機會再請你們吃個飯。
-----
物理雙月刊 fb - 2021諾貝爾物理獎的專題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phy.bimon/posts/5209358069088430
2021諾貝爾物理獎:持續演變的氣候模式 - 陳毅軒博士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48
2021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真鍋的生平簡介 - 陳毅軒博士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51
2021 諾貝爾物理獎: 找出模擬地球系統的關鍵,為氣候變遷研究奠基 - 黃彥婷教授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47
2021諾貝爾物理獎:見微知著-從布朗運動到氣候模式 - 賴靜瑤教授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75
亂中有序:從自旋玻璃到神經網絡 - 林秀豪教授
https://pb.ps-taiwan.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76
-----
我在諾貝爾獎公佈後幾天,在個人臉書上發了這篇文章:2021諾貝爾物理獎 - PART 1: 大氣科學遲來的榮譽。普林斯頓大學賴靜瑤教授看到這篇文章,她覺得裡頭有蠻多有趣的點,也可以讓讀者知道物理的研究方法如何改寫氣候研究,就邀請我在物理雙月刊上寫一篇氣候模式演進的文章,我也答應了。
物理雙月刊的讀者主要鎖定在一般社會大眾、理工學系大學學生、高中以下物理教師與科學教師、以及高中以下學生,所以內容不能太深澀,要偏科普一點。這是我第一次寫科普文,在寫的時候心裡有兩個目標:
1. 讓更多人知道氣候模式的發展過程,進而欣賞氣候模式在科學上的成就
2.吸引潛在對象 (其他領域的教授到高中生) 對大氣科學,氣象模式發展的興趣
簡單來說,當一個大氣科學推銷員的概念= =+
我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寫完氣候模式的科普文,花了不少時間和心力。自己的話收穫頗豐,但在學術上真的是沒什麼幫助。希望有多點人讀這篇文章,有500次觀看數我就心滿意足了。以下是文章快完成時寫下的心得。
1. 對科研人員來說,寫科普文一點誘因都沒有。
學術界看重的是在專業科學期刊的發表文章,質和量都很重要,所以科研人員就是做研究,然後一直寫一直寫papers。絕大多數的科研人員也需要寫研究計畫來爭取經費,寫計畫不一定會中,所以也得一直寫一直寫計畫,要不然就沒錢做研究了。
努力寫寫寫的成果,就是學術上的聲望,還有升遷機會,比方說拿到終身職。
寫科普文對科研人員基本上一點效益都沒有。假設在大眾雜誌上寫了五篇科普文,每篇都是數千次瀏覽數,但是在學術聲望和升遷上,完全比不上發表在專業科學期刊上,一篇引用數不到5的文章。
這樣的話,科研人員完全沒有誘因去寫科普文。把時間拿去寫papers,寫計畫,做研究,還比較實在。
2. 寫科普文很花時間心力,回報未知。
這篇氣候模式科普文,我該有的素材都有,也可以直接拿之前寫的心得文來用。我本來天真的以為三四天就能完成了,
結果從第一版寫到目前的第四版,我花了三週,通常是下班後或週末在寫,光寫應該就超過20小時,加上構思和查資料的時間絕對超過50小時。稿費約5000元台幣,時薪算起來應該100不到,比超商店員還難賺。
花了那麼多心力,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有收穫,回報未知。根本就是高風險,低報酬的投資。
3. 收穫 - 整理思緒,有成就感
前兩點抱怨完了,來講講收穫。
寫科普文是個很好的整理思緒過程,就如同寫任何的文章。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想講的東西很多,但篇幅有限,必須決定我覺得最重要的資訊,然後把不相關的資訊刪掉。
我的初稿有一大段在講我對氣候模式的想法,還有一些參數化的介紹。但是在二版我就全砍了,因為這篇是諾貝爾獎系列文,主題是氣候模式演變,不是我對氣候模式的看法。放那些個人看法一方面爆字數,一方面偏離主題,讓讀者困惑。
我這篇科普文很長 (~6,000字),我希望讀者能看完整篇文章,在文章結構上也花了些心力。
我有試著想像自己是一般民眾,來看物理雙月刊的文章。我發現我的耐心大概是開頭三個段落,覺得不有趣或看不懂我就關了。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閱讀習慣,但我相信一般人會從文章開頭往下看,而不是像看科學文獻是挑章節看。所以我把我最想讓讀者知道的資訊放在一開頭,提升被看到的機會。雖然有個朋友說有些資訊她覺得民眾沒興趣知道,但我想這時候就讓我利用一下作者的任性吧。
4. 中文寫作待加強。
我的用字不夠精練,贅字很多,難怪以前國文作文分數都很低@@
而且可能是我常常讀和寫英文文章,有些中文語句架構上看起來更像英文,而不是中文。我在寫英文文章時,有些語句像中文; 寫中文文章時,有些語句像英文。有點錯亂,變四不像了@@
5. 感謝友情贊助的reviewers
我的這篇科普文草稿有幾位朋友主動幫我看,給我一些寶貴建議,讓我能改進文章架構和內容。感謝郭子仙博士,胡亦寬博士,馮雅茜博士,鐘博婷博士,張楚珺博士候選人,王啟芸博士候選人。有機會再請你們吃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