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彥:台灣大氣科學的革命先鋒 Part 3 - 氣象局局長


圖片來源:風雲際會 台大大氣系友的故事 - 蔡清彥系友篇章。




蔡清彥 (1944-至今),是台灣大氣科學領域的革命先鋒。他1967年在台大地理系氣象組畢業後,赴美國猶他大學攻讀大氣科學博士,1974年回到台大大氣系擔任教授,並積極參與氣象局的現代化轉型工作。1989年,他離開台大去接任氣象局局長,繼續推動氣象局的現代化轉型工作。之後,他任職民航局局長、行政院國科會副主委、行政院政務委員、工研院董事長之職,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建立良好的典範。


系列文Part 3,回顧蔡清彥對氣象局現代化轉型的工作和貢獻。蔡清彥認為自己主要有五項貢獻:

  1. 與資策會和外交部合作,協助氣象局購入超級電腦CDC CYBER 205

  2. 經由美國海軍研究院的張智北教授的協調支援下,建構氣象局第二代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系統

  3. 透過旅美學者郭英華的策劃溝通下,引進中尺度預報模式和建置天氣資料整合暨即時預報系統 (WINS)

  4. 培養氣象局基礎幹部和領導人才

  5. 局長任內鼎力支持福衛計畫,後來肩負推動大任,使得氣象局在掩星基礎科學和資料反演應用工作領先全球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伍篇第一章第四節)


蔡清彥的成長背景、求學過程、和任職台大大氣教授的故事,可參考我之前寫的筆記:


蔡清彥:台灣大氣科學的革命先鋒 Part 1 - 成長背景 & 台大地理系氣象組


蔡清彥:台灣大氣科學的革命先鋒 Part 2 - 美國留學 & 台大大氣教授


*1980年代,氣象局開始轉型


1980年代,是氣象局轉型到現代化天氣預報的時期。


當時,氣象局主要依賴主觀經驗、觀測資料、天氣圖分析等傳統方法來做天氣預報。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預報時間短,準確度有限,尤其是對颱風、豪雨、寒流、乾旱等災害性的天氣的監測與預報表現不彰,受到學界和民間的諸多批評。同時期歐美等先進國家使用數值天氣預報,並使用大量衛星、雷達、氣象自動觀測站等資料,大大改進了傳統天氣預報的不足。因此,氣象局面臨迫切的現代化轉型。


在第七任氣象局局長吳宗堯任職期間 (1980-1989年) ,他推動「充實氣象儀器設備」、「發展數值天氣預報技術」、「加強氣象科技人才培訓」及「促進國際合作及氣象技術交流」等四大施政目標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伍篇第一章第四節)。


在「充實氣象儀器設備」方面,氣象局在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流域建構了自動雨量及氣象遙測系統,加強地面雨量觀測資料之收集。此外,氣象局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站,透過高解析度的氣象衛星雲圖,作為天氣預報、颱風警報等的分析研判參考。氣象局也在1989年開始規劃建置五分山氣象雷達站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伍篇第一章第四節)。


在「發展數值天氣預報技術」方面,氣象局和台美學界合作,於1984-1989年間發展第一代數值天氣預報系統,並於1987年6月購置了CDC CYBER 205超級電腦,逐步發展客觀分析、全球預報、區域預報、颱風路徑預報等系統。第一代全球預報模式是基於當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所發展之定差網格型態大氣環流模式,水平解析度為經、緯各2.5度,垂直分布有9層,於1990年開始正式作業 (葉天降等2012a; 2012b)。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伍篇第一章。


在「加強氣象科技人才培訓」方面,吳宗堯任內爭取到大氣相關科系的碩士,可藉技術人員任用條例敘用,進入氣象局服務 (楊羽雯, 2016, p109; 1991年底此條例被立法院修改廢止)。台大大氣碩士班第一屆的王永壯、UCLA畢業的鄭明典博士等,都是透過這個任用條例進入氣象局服務。


在「促進國際合作及氣象技術交流」方面,氣象局、學界、軍方、和民航局共同提出為期十年 (1983-1993)的「臺灣地區中尺度實驗」(TAMEX)計畫,總主持人是台大大氣的陳泰然教授。1987年5-6月,TAMEX舉行跨國的觀測實驗,動員30多個中美雙方氣象作業和學術機構,共計千餘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從陸上 (地面觀測站以及美方派出的兩座都卜勒雷達)、海上 (國科會海研一號、海軍海測局研究船、農委會漁訓一號等三艘研究船)、空中 (美國的WP-3D氣象研究飛機),對梅雨鋒面系統進行密集的觀測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伍篇第一章第四節; 風雲際會 台大大氣系友的故事-陳泰然系友)。


TAMEX實驗不僅使氣象界對於梅雨鋒面系統、中尺度對流系統及臺灣的地形效應有更深入的瞭解,並且顯著改善梅雨季豪大雨的預報能力。這個實驗也是中美科技界首次合作,為台灣氣象界的創舉,也為日後中美氣象科技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礎。此外,TAMEX培養出國內外約30位博士、100位碩士,發表超過百篇學術論文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伍篇第一章第四節; 風雲際會 台大大氣系友的故事-陳泰然系友)。


*蔡清彥積極參與氣象局的轉型工作


蔡清彥在任職台大大氣教授期間,積極參與了多項氣象局的現代化轉型任務。


1984年,在蔣經國總統、孫運璿行政院長、李國鼎政務委員等政府高層支持下,氣象局推動「氣象業務全面電腦化第一期計畫」。氣象局局長吳宗堯找了蔡清彥、與資訊中心的胡仲英主任,共同執行這項計畫。蔡清彥邀請了美國海軍研究學院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NPS)的張智北、張偉正、彭順台與劉其聖等人協助,規劃業務電腦化和數值天氣預報系統的建立 (楊羽雯, 2016, p99-100)。


在氣象局、資策會、外交部等政府部門,以及吳宗堯、蔡清彥、張智北等眾人的努力下,1987年,氣象局購入CDC CYBER 205超級電腦,終於獲得能運行數值天氣預報的硬體系統,但相關的人力配置和教育訓練才正要開始。


蔡清彥在台大任教期間,積極遊說校方和教育部成立台大大氣碩士班,於1982年如願。他認為氣象局的現代化轉型是台灣氣象發展的關鍵,這需要大量研究人才,他甚至在研究所招生開宗明義說,想出國的不用來考,這裡訓練的碩士就要進氣象局服務。碩士班前幾屆的畢業生如王永壯、滕春慈、陳嘉榮、程家平等選擇進入氣象局,多是受到蔡清彥的影響。


但氣象局吸收優秀的畢業生,系上教授們不免擔心氣象局把人才都拉走,國外拿到博士的大多又不肯回來,學校系所不就出現斷層?但蔡清彥認為,所有的學術努力是要改變現況,讓民眾得到更好的天氣預報,如果不是,那麼窮盡一生的研究成果,也只是成就了自己 (楊羽雯, 2016, p108-109)。


為了培育更高階的氣象人才,吳宗堯、蔡清彥、和張智北曾當面向行政院長孫運璿報告,爭取在台大大氣成立博士班 (楊羽雯, 2016, p100)。後終於獲准在1987年成立,台大大氣至此得以提供由大學部到博士班完整的大氣科學教育訓練。


圖片來源:風雲際會 台大大氣系友的故事 - 張智北系友篇章。


在TAMEX計畫,蔡清彥沒有提過他在計畫中的角色。但當時負責台美聯繫窗口的郭英華觀察,時任國科會大氣科學學門召集人的蔡清彥,積極向國科會爭取籌措經費、串連學術界和政府單位,是TAMEX成功的幕後功臣之一 (楊羽雯, 2016, p95-96)。


圖片來源:風雲際會 台大大氣系友的故事 - 陳泰然系友篇章。



*蔡清彥毅然接任氣象局局長


氣象局的轉型工作順利進行,也獲得階段性的成果。原本吳宗堯局長獲准延後一年退休,等完成氣象業務現代化的業務再交棒。不料在處理員工的退休案件得罪高層,使得本已在作業的延退人事命令硬是被攔下 (楊羽雯, 2016, p104)。氣象局面臨要另找新局長的困境。


接任呼聲最高的是副局長張領孝。張是空軍背景,擔任過民航局台北氣象中心的副主任和主任,還是行政院長孫運璿的表弟。但張的思維較傳統老派,轉型計畫的成員憂心張上任後,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他們試圖爭取吳宗堯延退案起死回生,但希望似乎不大 (楊羽雯, 2016, p104)。


憂心忡忡的張智北和蔡清彥有一晚在討論,聊到如果吳宗堯走定了,誰能接著把事情完成呢?兩人討論一陣子沒有答案,張智北覺得蔡清彥是不錯的人選,但蔡平常不是政治傾向鮮明的人,也不曾考慮做官這件事他甚至在解嚴前偶爾私下傳看黨外雜誌,去聽過黨外人士演講等 (楊羽雯, 2016, p103)。張智北心中盤算如何說服蔡清彥放下地位崇高又自由的台大教授,去扛下吃力不討好的氣象局長重任。沒想到蔡清彥突然說:「真的沒有適合接棒的人,我去。」(楊羽雯, 2016, p104)


得到蔡清彥的首肯,張智北推薦蔡清彥和另一人選給李國鼎,讓李去溝通氣象局長的人事。李國鼎後來選擇蔡清彥,還親自拜訪當時在家養病的孫運璿,說明人事案的考量 。最後,在李國鼎的安排下,蔡清彥匆匆接替吳宗堯上任氣象局長 (楊羽雯, 2016, p104-105)。蔡很欽佩李國鼎和孫運璿的用人唯才,提攜後進的風範 (蔡清彥, 2015, 影片23:59),他還是國民政府遷到台灣後,第一位沒有空軍背景的氣象局局長。


1989年,蔡清彥正式辭去台大的教職去當氣象局長,而不是透過申請借調的方式。這相當於放下台大教授的學術桂冠去擔任政府公職,從簡任13職等的的系主任,降為10職等出任局長。很多人說蔡清彥撥錯了算盤,但他自己很清楚這個抉擇的意義。這是他對學術生涯的鄭重告別,決心踏入全新的人生戰場,接受更複雜艱鉅的挑戰 (楊羽雯, 2016, p103-105)。


*蔡清彥擔任氣象局局長期間的貢獻


蔡清彥在擔任氣象局長期間 (1989-1994),發展了第二代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建置天氣資料整合暨即時預報系統 (Weather Integration and Nowcasting System; WINS)、「適才適所、誰好誰上」的人事安排、提升台灣氣象界和國際的交流等。

- 第二代數值天氣預報系統


1990年至1994年,經由美國海軍研究院的張智北教授的協調支援下,氣象局發展第二代數值天氣預報系統,發展全球波譜預報模式取代全球定差格點預報模式、發展最佳內差客觀分析取代逐次修正分析、發展新的多層巢狀網格組區域預報模式與颱風路徑預報等系統,並於1992年6月建置第二代超級電腦系統CRAY YMP8I (葉天降等2012a; 2012b)。


數值天氣預報第二代系統於1994年正式作業,水平解析度為T79 (相當於1.5度),垂直上有18層 (葉天降等2012b)。


- 天氣資料整合暨即時預報系統 (WINS)


圖片來源:氣象署, https://metet.cwa.gov.tw/local/mooccourse/course_info.php?id=162


氣象局開始進行數值天氣預報,當氣象局的預報人員分析和研判天氣時,仍須參考本地和全球的地面與高空觀測資料、國外各大氣象中心的數值天氣預報資料、氣象衛星和雷達等資料。這樣龐大、不同的資料,需要有一個系統將這些資料彙整起來,藉由整合式的顯示及操作介面,讓預報員能快速查詢和擷取所需的資訊,迅速對各種氣象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與研判,進而提升預報品質。


這個系統就是蔡清彥任內所建置的天氣資料整合暨即時預報系統 (WINS)。


當時美國大氣海洋總署 (NOAA) 轄下的預報系統實驗室 (FSL) 有發展類似的系統,但非常複雜,美國氣象局自己都不用 (蔡清彥, 2015, 影片27:15)。當時FSL的主任Alexander E. MacDonald剛好是蔡清彥的博班同學,蔡就跟MacDonald聯絡,率團飛去美國談合作。


FSL評估氣象局的人力與作業狀況,認為氣象局沒有能力發展複雜的資料彙整系統,畢竟氣象局似乎都搞不清楚自己既有的各種觀測系統的資料流。於是FSL提議把他們已經建置完成的系統賣給氣象局,開價兩億新台幣 (楊羽雯, 2016, p114)。


蔡清彥不肯買。他認為從長遠來看,這個系統氣象局要有獨立操作維護和後續研發擴充的能力。比方說未來有新的衛星或雷達資料出來,氣象局要知道系統裡頭的結構,才有能力自行將新資料引入系統。他向FSL提議,我方團隊來美國開發系統,由FSL提供指導協助和訓練,費用是原價的十分之一。FSL不大滿意這個提議,兩邊陷入僵局 (楊羽雯, 2016, p114; 蔡清彥, 2015, 影片27:30-28:09)。


後來談了幾天,FSL同意成交,但承諾提供的協助極為有限。雖然蔡清彥成功爭取到在美方指導下自行建置系統,但是否能順利達成目標,感到極大的不確定性。返台後,蔡清彥積極投入赴美團隊的組建,團隊成員是以程家平為首的氣象局資訊中心、衛星中心人員,以及資策會的氣象專案小組 (楊羽雯, 2016, p114)。


程家平是文化大學大氣系畢業,在大學期間對電腦、物理、機械、電機等課程都很有興趣,大三還在學校幫忙教電腦課程。當兵退役後適逢家變,必須留在台北。當時在台大任教的蔡清彥在招研究助理,要發展一個計算污染物擴散的煙陣模式,來幫台電做核四的環境影響評估。程家平大學時看過蔡清彥的文章,對數值天氣預報很感興趣,就去應徵這個助理工作,蔡清彥跟他聊了半小時後直接錄取 (天氣豆podcast - 程家平, 2:45-6:50)。


程家平在台大當了兩年助理,本來打算離開氣象界去電子業上班。不過蔡清彥鼓勵他留在氣象界,說國內剛要發展數值天氣預報,需要他這樣的人才。程家平後來在1986年報考氣象局和台大大氣碩士班,同年錄取,一邊上班一邊完成碩士學業 (天氣豆podcast - 程家平, 7:50-9:30; 楊羽雯, 2016, p109-110; 蔡清彥 2015, 影片28:05-28:28)。


團隊赴美行前,程家平說蔡清彥沒有下達什麼指示,只交代他們「十個月後帶回來的系統雛形,要能立刻順利使用」 (楊羽雯, 2016, p114)。團隊在美期間,他們自行摸索對方的系統,解構複雜的設計概念,自行撰寫程式建置要帶回台灣使用的WINS系統。期間也提出一些建議讓FSL省視和改進他們既有的系統 (楊羽雯, 2016, p114-115)。


WINS系統在1992年春天正式上線。上線之前,蔡清彥親自率領12名預報人員去美國,接受兩三週的訓練課程。當時的交通部長簡又新還不解為什麼蔡清彥要去美國上課,蔡清彥說他帶隊去才有士氣,並在出發前跟學員說:「誰拿下第一名,回來就當預報課長。」結果吳德榮奪冠 (蔡清彥 2015, 影片30:25-30:50; 楊羽雯, 2016, p116)。題外話,吳德榮後來一路當上氣象預報中心主任,但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慘重災情,氣象局被批評預報失準,還被監察院調查,讓吳德榮決定提前自中央氣象局退休,留下「台灣理盲又濫情」的批評。


WINS是氣象局的氣象業務全面電腦化第二期啟動的重要工程,這將整個預報作業帶入無紙化階段,改變了預報型態,並大幅提高預報工作的效率。不只有氣象局開心,全程參與的資策會更是相當自豪。資策會執行長果芸在WINS啟用典禮上表示,WINS是台灣人自行研發的軟體,結合氣象、電腦、衛星、雷達、通信等科技,顯示台灣的大型系統整合能力 (楊羽雯, 2016, p116)。


WINS開發的成功經驗,讓氣象局和NOAA/FSL在1993年簽訂「中美氣象預報系統發展技術合作協議」,氣象局定期派人去美國受訓,協助美方發展系統,並針對各種專業議題展開研究 (楊羽雯, 2016, p116)。到2021年,這個合作協議還在進行中 (中華民國條約協定資料庫 -> 條約協定名稱:氣象預報)


因為蔡清彥在WINS系統發展居功甚偉,1999年獲頒美國氣象學會會士 (Ameri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Fellow),是台灣首位獲得獲得此殊榮的人。


圖片來源:蔡清彥 2015, 影片30:53


- 「適才適所、誰好誰上」的人事安排


蔡清彥不只把現代化氣象局的業務,也現代化了氣象局的人事安排。


公務體系論資排輩,升遷要看資歷積分,排上高位的人很難因為不適任調動,但蔡清彥不吃那一套。他的人事安排是「適才適所」和「誰好誰上」,他要用的是有能力的人,能否跟上改革腳步、盡力表現,是他決定人事的標準  (楊羽雯, 2016, p118-119)。


比方說程家平升任課長一案,雖因他的資歷較淺,升遷積分排名在多人之後,但蔡清彥再三考慮後,還是果決的破格拔擢這個才能突出的年輕人。據鄭明典回憶,很多年輕人在這段時間快速冒出頭,後來經過多年歷練,都成為氣象局團隊的骨幹  (楊羽雯, 2016, p118-119)。


蔡清彥砍不適任的高階主管也不手軟。有一回他曾大幅調動三名中心主任,其中有操守不佳、專業不足的,也有業務配合度不積極的。這些被調動的主管,表現不力的自行離開,力爭上游的很快又站上舞台  (楊羽雯, 2016, p118-119)。


蔡清彥也努力突破公務體制的侷限,爭取預算、聘用科技人才、改造氣象局組織文化。為了說服審計人員相信技術人員需要出國受訓,親自帶他們去美國實地參訪,看人家怎麼運作的 (楊羽雯, 2016, p120)。


親眼目睹蔡清彥為氣象局帶來的技術和文化變革,在美國教授張智北的評語是:「他[蔡清彥]不怕事,一旦決定方向,最好別擋他的路。」,而在氣象局的鄭明典的觀察是:「這個時候的蔡老師專心一意只想改革,他的眼裡沒有人。」(楊羽雯, 2016, p119-120)


- 提升台灣氣象界和國際的交流


中華民國在1972年退出聯合國後,連帶失去世界氣象組織的會籍,因此台灣以外的氣象資料都須透過日本或美國購買。也因為跟鄰近的東南亞國家沒有對口管道,無法及時掌握梅雨及颱風等相關天氣資訊,天氣預報受到很大的侷限 (楊羽雯, 2016, p120-121)。


蔡清彥上任後先與菲律賓氣象局建立合作關係,還跟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共同舉行南海季風研討會,增進交流及強化南海地區的氣象資料取得來源 (楊羽雯, 2016, p120-121)。


1990年代初期,南海地區的周邊國家 (美、中、澳、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台灣)想針對南海地區的大氣和海洋特性做進一步的了解,規劃了南海季風實驗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 SCSMEX; Yihui et al. 2004;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陸篇第伍章)。


因為台灣的國際身份特殊,在蔡清彥和張智北等人的積極謹慎的規劃下,努力推動這個跨國合作的實驗。


1992年,在香港辦的第二次「東亞及西太平洋氣象與氣候國際研討會」,蔡清彥以氣象局長身分旁聽,中國氣象局長鄒競蒙也以氣象局長身分旁聽。當時兩岸關係仍處僵局,兩位局長首次見面,政治意義相當敏感。會議有天晚上,UCAR主席Anthes和張智北設宴招待蔡和鄒兩位局長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玖篇第貳章)。


這次創歷史之會商,雖非正式,但達成了幾項重大決議,例如南海季風實驗計畫的合作、美加兩國的都卜勒氣象雷達分設在東沙島和大陸海洋實驗船上、積極推動第三次會議移到台灣舉行,後確定下次研討會於台灣中央大學召開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玖篇第貳章) 。


1994年,台灣開始參與南海季風實驗計畫。在國科會支持下,於1996到1999年間,執行三年的「南海季風實驗 (SCSMEX) 整合研究計畫」。計畫總主持人是中央大氣的王作臺教授、氣象局的謝信良局長、和台大海洋所的莊文思教授,國內約有20多位學者參與,總經費約6000萬元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第陸篇第伍章)。南海季風實驗順利進行,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蔡清彥轉戰民航局局長


1994年4月26日,中華航空140號A300機型的班機,由台灣飛往日本名古屋,在名古屋機場降落時不幸墜毀,機上271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有264人罹難,僅有7人生還,是台灣航空史上傷亡最嚴重的空難意外 (wiki - 中華航空140號班機空難)。


空難發生後,排山倒海的社會壓力湧向政府,要求提出對策。當時的交通部長劉兆玄,找蔡清彥去接民航局長,整頓飛安問題。蔡百般不願,說他氣象做了30年,要50歲轉行,而且他對民航和飛安極其陌生,根本無從切入,民航局又是複雜且封閉的機關,過去局長都是空軍將官。劉兆玄說,有很多人想做民航局長,但他對民航局長有五個條件:(1) 不能是軍人; (2) 不會開飛機的話要有科技背景; (3) 學習能力強; (4) 要有事務官任用資格; (5) 當過局長了解行政流程,而且表現不錯。「我口袋裡就沒有人,就你一個」(蔡清彥, 2015, 影片31:30-32:15)。


劉兆玄跟蔡清彥談了一個月,最後終於說服蔡。劉跟蔡說,你做氣象局長到65歲退休的話,就做了20年。因為你是長官,見的事面比較多,底下人講話就越聽不進去,越老越頑固,跟底下人差距越來越遠。最後全部人都罵你,而且你又擋路,讓所有人都當不了局長。蔡清彥越想越有道理,只好轉行吧。蔡還開玩笑說以前當教授都跟學生說不要轉行,結果自己轉行 (蔡清彥, 2015, 影片32:20-33:30)。


就這樣,蔡清彥離開氣象局前寫了一份氣象白皮書,留下未完成的願景。1994年6月,在50歲的時候去完全陌生的民航局當局長。


*後記


我大學時就聽過WINS,但寫這篇文章時才比較了解WINS發展的過程。不到一年的時間,台灣團隊在NOAA/FSL協助和訓練下,自行建置WINS系統帶回台灣,持續發展改進至今,真的是很了不起的成就。WINS成功的原因,我想是蔡清彥的遠見,以及一群認真努力的氣象年輕人材。


這篇文章應該是蔡清彥系列文的最後一篇。雖然蔡在民航局局長、行政院國科會副主委、行政院政務委員、工研院董事長的經歷也很精彩,但跟大氣科學沒有太多直接關係,就不寫筆記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楊羽雯 (2016)和蔡清彥 (2015)。


蔡清彥會從美國回台灣的動機之一是想現代化台灣的大氣科學,追上先進國家的水準。他也的確做到了:例如在台大教大氣動力學與數值天氣預報、爭取成立台大大氣碩士班和博士班、協助氣象局發展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建置WINS等。


最讓我佩服的是,蔡清彥影響了下一個世代的台灣氣象人才。許多投入氣象研究和作業的人,都提到蔡清彥對他們選擇氣象這條路的重要性,包括郭英華、郭鴻基、李文兆、吳俊傑、李清勝、周仲島、隋中興、鄭明典、簡芳菁、楊志彬、滕春慈、吳德榮、程家平等人 (風雲際會 台大大氣系友的故事)。


*參考資料


風雲際會 台大大氣系友的故事,林依依總策畫,黃靜雅主編,臺灣大學理學院大氣科學系出版,2017。http://www.as.ntu.edu.tw/images/NTU_AS_BOOK-20170607.pdf


中華民國一百年氣象史,劉廣英主編,文化大學出版,2014。(三民書局連結)


楊羽雯 (2016): 風雲行動者: 走過關鍵時代的蔡清彥,經濟日報出版。博客來連結


蔡清彥 (2015): 蔡清彥的學思歷程 | 我的學思歷程,台大演講網。Youtube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MOZIaxdoA,氣象局時期:22:40-31:10。


葉天降, 滕春慈, 黃麗玫, 馮欽賜, & 張庭槐. (2012a). 中央氣象局數值天氣預報作業系統(一) 歷史演進. 氣象學報, 48(4), 53–68. https://photino.cwb.gov.tw/rdcweb/lib/cd/cd07mb/MB/PDF/48/No.4/48-4_4.pdf


葉天降, 馮欽賜, 柳再明, 陳得松, 黃康寧, 陳雯美, 汪鳳如, & 洪景山. (2012b). 中央氣象局數值天氣預報作業系統(二) 預報模式概況. 氣象學報, 48(4), 69–95. https://photino.cwb.gov.tw/rdcweb/lib/cd/cd07mb/4804_web/MB_48-4_forWeb-5.pdf


天氣豆podcast - EP.32 淺談資訊科學與氣象領域 中央氣象局副局長 程家平, 2022/07/06

https://player.soundon.fm/p/c701462a-b41b-4a26-839c-11d5e90003fb/episodes/1426aafc-1f99-4bb7-b9ab-3ca24fe192ce


陳正改(2018)。我的師長-高風亮節、令人景仰的吳宗堯局長。中華防災學刊,10(1),31-40.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0784880-201802-201804300005-201804300005-31-40


Yihui, D., Chongyin, L., & Yanju, L. (2004). Overview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1(3), 343–360. https://doi.org/10.1007/BF02915563